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 > 文艺鉴赏
龙岗陈门四进士
来源: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作者:乔国荣
发布时间:2014-03-11 00:00:00
【字体:

天长北乡的龙岗古镇,也叫芙蓉镇。莫小看这个在清朝不到数千人的小镇,竟出过戴府一状元(戴兰芬),韦氏文武双探花(韦镜湖、韦镜川)及陈门兄弟四进士。可见“书香飘小镇,文风鼎盛时”了。
    说起陈门四进士,不仅文采超群,而且政声斐然。
    陈于荆,字湘水,康熙三十年辛末进士,授广西永福县令。其时他的三弟于冀,字无疆,以拔贡亦补广东海康县令,人们比之兄弟隔河而治,均有政声,莫不以为荣。尤其是于荆居官清正,人不敢干以私,在任三年,民颂德不辍。
    陈于豫,字伊水,康熙二十七年戊辰进士,升山东兖州府知府,署沂兖漕道。有干才,正风肃纪,黜涉咸宜,群寮畏惮,境内为之一正。后因解流犯 限,罚河工效用。陈于豫对黄河中下游尽心疏导,著有《河防辑要》,两岸民皆德之。康熙四十六年三月,帝巡视黄河,并御览《河防辑要》,大加赞赏,御赐陈于豫联云:“两川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入一家”(两川即泾、渭二川)。旋调山西汾州府知府。故而陈氏老三房的堂名,此后便由湖南堂便改成“赐书堂”。
     陈以刚,字近荃,号烛门,为陈氏老三房第十一世孙,中康熙五十一年壬辰进士。放任池州府教授,掌教钟山书院,兼纂修江南通志,俸满卓异,任浙江乡试同考官,召试博学宏词,寻升青田县令,复调嘉善,两邑皆有惠政,而诗学之名,则已传遍海内矣,得其片纸,宝若珠璧。六年,升阿迷州知州,以老病告,奉旨原品休致,回乡娱老。曾与袁枚交往,赠袁诗有“六朝山立 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之句(簿领即书桌),晚年有答顾使君诗云:“心厌承明恋钓搓,题名江上有笼纱,鼓钟清庙元和笔,箫管杨州大业花。重碧千邑倾北道,软红十丈忆东华。相看淮海诗人尽,回首平山日又斜。”陈以刚著有《烛门诗集》、《觅闲草》、《国朝诗选》,以脍炙人口。浙江藩口张若震为《觅闲草》作序:称其以名进士拥皋而谈经者十余年,其诗境地益高,气味益深而厚,所谓以情胜,以学胜,亦以年胜,知其必传。陈以刚之弟以明,字秉业,号厚村,历任贵定、安南两县,治皆有声, 永丰知州,入都相见桐城相国,待之甚优,极赞其诗集中有:“人喧灯一市,门闭月千峰”之句,此十字堪千古!著有《翠薇山人诗集》行世。
    陈桂森,字馥堂 ,龙岗陈氏老四房第十一世孙,中乾隆岁进士,侯选教谕。以亲老无意作宫,告归奉亲。
    在陈门四进士中,论文采学识,当然还是屈指于陈以刚了,尤其是他的书法,曾名噪一时,得者为荣。在陈氏家谱中还记载了郑板桥拜见陈以刚的趣事。
    郑板桥是乾隆丙辰进士,比起陈以刚来中间还隔有作过11年皇帝的雍正帝,那当然是晚辈了。板桥慕贤若渴,一天装扮成一个磨镜工人,手拿串铃,来到陈府门前叫唱:“此物生来七、八截,一声响来一声歇。”门前的一些侍女和家人听了都说:“这多么俗庸的话。”不觉得烦笑起来。板桥接唱第三句:“声声传入广寒宫!”又不觉使听的人注意起来了。当这位扬州八怪大人唱到第四句“嫦娥捧出一轮月”时,端坐在堂中的陈以刚大人按耐不住了,连忙出迎,握着郑板桥那常握画笔,指关节间已磨出老茧的手说:“先生不凡也,定是找我来了!”这位早已退养在家的陈大人整日门庭若市,但对于郑板桥的到来可又当别论了,特地留他在家住了20多天,谈得非常投契,自此,往来甚笃。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