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 > 人文历史
大宋端命起清流
来源:琅琊区政协作者:徐茵
发布时间:2015-07-07 00:00:00
【字体:

宋太祖赵匡胤在滁州留下很多历史遗迹,本文探讨的仅是端命殿建在滁州的原因、年代、作用以及殿址的位置等问题。

端命殿建在滁州的原因

端命殿的端是开端、发端的意思,命是顺应天命。宋朝王在其所著的《默记》中说:“其后仁宗时,所建原庙于滁,而殿曰端命者,太祖历试于周,功业自此而成,王业自此而始,故号端命。”这样一个与赵匡胤功业有关的殿宇为什么会建在滁州呢?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任殿前都虞侯,随后周世宗柴荣攻打南唐,在滁州城西北二十五里的清流关与南唐守军进行激战,乘夜色“浮西涧水”直抵城下,生擒守将江州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这是赵匡胤最为辉煌的一次战功,也是后人最为称道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关于这次战斗,诸多史料都有记载,其中最生动和详细的当推宋代王《默记》卷上记载:“李景()……闻世宗亲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寿州,命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其地。太祖以周军数千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周师大败。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太祖兵再聚于关下,且虞晖兵再至,问诸村人,云有镇州赵学究在村中教学,……太祖微服往访之。……学究曰:我有奇计,所谓‘因败为胜,转祸为福’者。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阻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诚能由山背小路率众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所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若彼来日整军而出,不可为矣。太祖大喜,且命学究指其路。学究亦不辞,而遣人前导。即下令誓师,夜出小路亟行。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城,晖果不为备,夺门以入。既入,晖始闻之,旋率亲兵擐甲与太祖巷战,三纵而三擒之。既主帅被擒,城中咸谓周师大兵且至。城中大乱,自相蹂践,死亡不计其数,遂下滁州。”关于这次战斗,《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丰乐亭记》记载的情节大同小异,唯唐军的人数有不同。《旧五代史》记载:“壬申,今上奏,破淮贼万五千人于清流山,乘胜攻下滁州,擒伪命江州节度使、充行营应援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充应援都监姚凤以献”。《宋史·本纪太祖赵匡胤》记载:“三年春从征淮南。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欧阳修《丰乐亭记》也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最早的记录是“万五千人”,继而演变成“提兵十万”,后来竟是“十五万”。笔者认为《旧五代史》载1.5万人比较真实可信。一般来说,最早的史料记载应该是比较真实的,而且《旧五代史》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薛居正主持修后周史的时候,对于当朝皇帝的事迹不会不注重真实,所以,《旧五代史》的记载应该是准确可靠的。后人为彰显开国皇帝的武功战绩而将敌军数字扩大也是有可能的。

赵匡胤滁州清流关之战,阻断了南唐对北方寿州的援助,后周很快攻下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南唐中主李割地称臣。后人评价说:“盖淮南无山,惟滁州边淮,有高山大川,江、淮相近处,为淮南屏蔽,去金陵才一水隔耳。既失滁州,不惟中断寿州援,则淮南尽为平地。自是遂尽得淮南,无复障塞。世宗乘滁州破竹之势,尽收淮南,李景()割地称臣者,由太祖先擒皇甫晖,首得滁州阻固之地故也。”(《默记》) 滁州清流关之战也使赵匡胤在后周军中威信大增,为其后来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奠定了基础。而滁州也就成为宋太祖的发端之地,大宋朝的祥瑞之地。宋仁宗曾对辅臣说:“朕览自古帝王,凡起义及立功之地皆崇建浮图,以旌示后人。如唐太宗之诏是也。恭惟太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太宗取刘继元于并州,是太平之统也。真宗归契丹于澶州,是偃武之信也。功业若此,而神御缺然,是朕不能显扬祖宗之盛美也。今于三州因其旧寺,建殿以奉安神御,滁州曰端命,并州(后升为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曰统平,澶州(后升为开德府,今河南省濮阳市)曰信武。”(《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宋李攸撰《宋朝事实》卷一) 所以,端命殿建在滁州的原因是仁宗皇帝为了彰显祖宗的美德,旌示后人。

端命殿的建造时间及纪念活动

宋仁宗皇五年,王靖(东晋开国丞相王导的二十四代孙)来到滁州任知州(见中华书局2008年版《琅琊王氏文化志》)。王靖上书朝廷,奏请在滁州建立太祖纪念建筑。朝廷允请在滁城天庆观(一说大庆寺)西部建立了端命殿。

关于端命殿在滁州建造的时间,史料有很多记载:

《宋史·本纪·仁宗赵祯》载:“(皇五年)三月癸亥,遣使奉安太祖御容于滁州,太宗御容于并州,真宗御容于澶州”。《宋史·卷一百九·志第六十二》也记载:“皇中,以滁州通判王靖请,滁、并、澶三州建殿奉神御,乃宣谕曰:‘太祖擒皇甫晖于滁州,是受命之端也,大(天)庆寺殿名曰端命,以奉太祖。’”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记载:“明清昨仕彼郡,考之《图经》云‘皇五年十月,因通判州事王靖建言,始创端命殿宇于天庆观之西,奉安太祖御容。’”

兴建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纪念建筑,在宋初应是一件大事,故此宋史作了两处记载。《挥麈录》的作者王明清(1127─1202年)是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学者王昭素的后裔。其祖父王萃(字乐道)是欧阳修的学生。其父就是上面提到的《默记》作者王,母亲是“北宋宰相曾布的孙女”。曾布的哥哥曾巩在欧阳修知滁时曾来滁州,并作有《醒心亭记》,弟弟曾肇曾于绍圣二年(1095年)任滁州知州,因而王氏家族对滁州不陌生。后世对王和王明清父子的著作评价较高,“可补正史之不足”。王明清于南宋“淳熙中(1174 — 1189年)为滁州来安令。”(《挥麈录》附录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其时来安县归滁州管辖。王所考证的《图经》是宋代滁州的一本志书(《皖志史稿》),因此,端命殿于皇五年(1053年)所建应该是准确的。至于《宋史》说是三月,《图经》说是十月,之间差了七个月,笔者推测《宋史》所记的是批准新建端命殿的时间,《图经》所载的是端命殿建成的时间,因端命殿是“因其旧寺”,在天庆观内建筑,故而不需要大动干戈,只是建造一个祭祀大殿即可,有七个月的时间可以建成。

端命殿建成以后,除了供奉太祖赵匡胤的御容画像以外,还把赵匡胤在滁州赐给部下王的书帖,刻在端命殿内的墙壁上。其内容是:“淮南道营左厢排阵使帖王,防虞寨将阙,合差补王充寨将勾当者。右具如前事。须帖补王,准此指挥勾当者  。显德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帖。使、检校太尉赵押。”

南宋乾道八年十一月十日,滁州知州辛弃疾曾经见过这个帖子,并命幕僚周孚于乾道八年十一月十日代其写下跋文:“臣守滁之十月,全椒县僧智淳以王帖来献,且言向尝刻石天庆观中,臣召道士王中勤问之,信然。臣又询诸州人,得之六世孙进士王大亨,言晋阳人,柴周之攻淮南,适隶太祖皇帝麾下,显德四年太祖皇帝攻楚泗,实被命来此。帖本藏其家,政和八年始取归禁中,后以石本赐天庆观,乃刻而之端命殿之壁。……行事虽不可考,然以其时侪辈推之,盖亦以材选者。臣惧其湮没,故备载于下方,且使得托以不朽云。”(原文载周孚《蠹斋铅刀编·卷三十》)

由此可知, 是当年跟随赵匡胤征战的将领,此帖是赵匡胤于后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年)写给王的一纸任命书。此帖本来收藏在王的后代手中,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由朝廷收归宫中保管。并把复制品赐给天庆观,于是刻在端命殿的墙壁上以作纪念。

端命殿的纪念活动主要是祭祀赵匡胤,“初以兵马都监一员兼管,至元丰六年,专差内侍一名管勾香火。每月朔望,州官朝拜,知州事酌献。岁朝、寒食、冬旦至节,诏遣内侍酌献。”(《挥麈录》)朝廷对祭祀活动非常重视,刚建成时派兵马都监官员一名监管,到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加派官员专人管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滁州的官员们都要前来供奉祭拜。每至春节、清明、冬至等时节,朝廷还会派官员前来供奉祭拜。我们从元丰元年滁州通判韦骧写的《和天庆观醮宿》诗:“璧月团团彻晓明,琳宫深邃寂无声。传闻此夜曾斋宿,读著新诗骨也清。”(《钱塘集·卷四》)不难看出当时滁州天庆观的祭祀还是正常而谨肃的。

端命殿纪念活动的结束及破败

建炎三年(1129年),赵构在建康(今南京市)建都,南宋建立。时金国在淮河以北屯驻重兵,滁州已成为面临敌锋的前线。故此,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庚午(二十四日)高宗赵构“移滁州端命殿太祖皇帝画像于建康府天宁万寿观。”(李心传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至此,滁州的端命殿结束了它的使命。

其后,滁州连续遭受战火的摧残。光绪《滁州志》载:“建炎三年,盗李成陷滁州,杀安抚向子,纵火大掠,民受歼。时金兀术分兵由滁和渡江,与成合。成寻引兵至淮西。”“四年十月,王善余党祝友为乱,屯滁州龚家城。”(南唐为抵御后周,在三国涂塘继续筑堰堵塞滁河,称瓦梁堰,堰成,滁河水位提升,清流县沿滁河居民筑城捍水,留下3座土城:塘堆[惟]城、龚家城、蒋家城,当在今乌衣镇境内) “绍兴四年(1134年)冬十月,金人犯滁州,十一月,滁州陷。”“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亮南侵,屯重兵滁河,造三闸储水,深数尺。秋九月,金将萧琦陷滁州,守臣陆廉弃城走。”“隆兴二年(1164年)十一月,金人陷滁州。”由以上记载可知,滁州屡次遭劫,建筑物受损严重。因此,当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 ─1189年)王明清来到滁州做来安县令的时候,看到的端命殿已是“今焉罹兵革,殿宇焚荡之久,茂草荆棘,无片瓦尺椽存在。”王明清对此感到难过,他“还朝上言,以谓太祖皇帝历试于周,应天顺人,启运立极,功业自此而成,王基自此而创,故号端命,诚我宋之咸、镐、丰、沛,命名之意可见。”他向朝廷提议“乞再建殿宇,以永崇奉。”后来,“得旨下礼部讨论,而有司以谓增置兵卫,重有浮费,遂寝所陈。”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当然不会在烽火连天的滁州重建端命殿了。王明清曾亲自到当年太祖皇帝入城的地方“恭”太祖的伟绩。他气愤地说:“如是,则端命之殿其可置而不问耶!” 

端命殿的遗址何在

端命殿是“因其旧寺”,建在天庆观内西部。那么天庆观又在滁城何处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史料中找到历史的痕迹。明万历李之茂等纂修《滁阳志》记载:“天庆观在城内沙河(今内城河)岸东。宋祥符间建,遭建炎兵烬。仅存法堂。绍兴后递相修治。国朝洪武初,撤之。滁阳王庙即其旧址。”民国杭海著《滁县乡土志》记载:“滁阳王庙在城内广惠桥(今西桥)即鼓楼保之西桥东高阜上,祀明初郭子兴庙,久废。康熙中改建关帝庙,康熙十九年州守赵清祯即其遗址改建云。门内东隅有洪武敕撰之滁阳王庙碑,洪武十六年撰,建亭护之,今尚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王赐魁《滁州续志·卷一·古迹》记载:“关帝庙,建州治西仪门外,明万历末年,郡守孙森改建于西桥之左,岁久支离,康熙十九年冬,郡守赵清祯任,奉神唯谨。谋之绅父老,择地改迁。众称滁阳王庙废址地处最高,周环碧障,为滁大观,合宜迁建,以妥圣灵。于是捐俸为阖郡首倡,鸠丁径始,榱桷瓦片俱为撤病易新,阅四载告成功焉。”1998版《滁州市志》第二十七章“教育”中有重点小学简介:“滁州师范附属小学简称附小,初名滁州初等小学堂,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校址跨清流街两边,有天桥相连,西为关岳庙,东为龙兴寺院。民国四年(1915年)更名滁县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后又更名为滁县县立关岳庙小学校。1952年改名为滁县师范附属小学。”

“宋祥符年间”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天庆观就在这九年中的某一年中建成。宋皇五年(1053年),仁宗将端命殿建在天庆观内。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移端命殿太祖御容至建康(今南京)。后来,滁州屡经战火,端命殿成为废墟。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天庆观旧址建滁阳王庙,祭祀马娘娘的义父滁阳王郭子兴。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滁阳王庙改建为关帝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年改建为小学校至今。

根据以上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端命殿的遗址就在老城区西桥的东面,原滁州师范附属小学(今滁州市第一小学)的西校区。

笔者1965年小学毕业考初中的考场在一附小,依稀还记得校园的东隅有一个大乌龟(赑屃)驮着很高的石碑,那石碑就是滁阳王庙碑。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