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 > 人文历史
琅琊山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
来源:琅琊山文物局作者:琅琊山文物局
发布时间:2014-03-18 00:00:00
【字体:
 

琅琊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摩崖石刻及碑刻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人文历史资源

琅琊山风景区景色秀丽、林木繁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清石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绿树交加山鸟啼,幽谷清泉潺潺流”,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历史上诸多著名文人历任滁州州官,步履所至,墨宝所记,留下了大量胜迹。历代文人如梅尧臣、王安石、曾巩、宋濂、文征明、薛时雨等在此写下了大量传世之作。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拥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的“六名”胜境。其主要风景资源有:

1.醉翁亭

醉翁亭景区位于琅琊山东麓,是琅琊山风景区的核心景区。醉翁亭初建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由琅琊寺住持智仙所建。“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著《醉翁亭记》一文传世,使醉翁亭名闻天下 《醉翁亭记》总共401字,文章一唱三叹,珠圆玉润,酣畅淋漓地渲染了一个自号“醉翁”的官员纵酒山林,与民同乐的初世情怀。

醉翁亭东山坡一巨石上刻有南宋篆书《醉翁亭》三个大字。自北宋至明、清,在醉翁亭旁陆续增建了二贤堂、方池、影香亭、古梅亭、意在亭、“曲水流觞”、宝宋斋、览余台等。亭建成40多年以后,欧阳修的门生,书坛巨匠苏轼,泼墨挥毫为《醉翁亭记》书写了楷书,更使名文名亭增辉。欧文苏字,为中国文坛留下了稀世珍奇。

1622年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建宝宋斋,立欧(阳修)文苏(轼)字《醉翁亭记》碑刻2块(4面)于斋内,至为珍贵。

古梅亭前有古梅一株,为欧阳修亲手所植,故又称“欧梅”。此梅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仍枝繁叶茂,年年开花,岁岁结果,每年二、三月间满树银花,幽香宜人。花台南壁有清初题刻“花中巢许”,颂其清白高雅,兼誉欧阳修的高风亮节。

玻璃沼畔有“让泉”,泉水清澈晶莹,水温常年保持在17℃—18℃。池旁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重立的“让泉”碑刻,“让泉秋月” 为古滁州十二景之一。

2.琅琊寺

沿着佳木参天的琅琊古道,伴着潺潺的琅琊溪,步入琅琊寺景区。

琅琊寺位于琅琊山南天门下,琅琊寺是皖东著名佛寺,也是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其周边有85处景点和古迹遗址,可供游览者40余处。“琅琊古刹”是古滁州十二景之一。佛寺依山就势,隐于密林之中。寺内建筑依次可见天王殿、明月桥、放生池、明月观、大雄宝殿、三友亭、濯缨泉、无梁殿外,现在大部分建筑为1913年后恢复重建。

寺内大雄宝殿横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

无梁殿又名玉皇殿,据传系东晋时期初建,明代重建,规制巍然,为“江北诸殿之冠”。

三友亭东侧有庶子泉。壁上刻有明代郑大同书“濯缨”二字题刻。“濯缨”一词出自《楚词·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濯缨”意喻避世隐居,清高自守。泉水晶莹澄澈,甘甜滋人,常年喷涌不绝,历数百年而不竭。庶子泉现为琅琊寺僧人和游人的主要生活水源,可谓寺内的一颗明珠。

琅琊寺范围内,唐代以来石刻有117方,其中有李幼卿、皇甫曾、柳遂等摩刻。尤以唐代“画圣”吴道子的观音石刻像和《金刚经》碑最为珍贵。

琅琊寺隐于丛林深处,古树名木,绿荫掩映。揽秀堂前的古银杏,历300余年仍春叶嫩绿、秋叶鲜黄,很有观赏价值。

3.丰乐亭

丰乐亭在丰山北麓。欧阳修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得幽谷清泉,遂“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游人往游其间”,取名为“丰乐亭”和“紫薇泉”。清人薛时雨曰:“滁之有醉翁、丰乐二亭,如人之有眉目,剔眉睹目而其人不全”。

丰乐亭有欧(阳修)文苏(轼)字《丰乐亭记》碑刻和吴道子的另一幅观世音菩萨石刻像,亭后是保丰堂、介舟、棠舍和危楼。宋元佑年间,滁知州陈知新重新疏泉并叠石为池,并为之取名“紫薇泉”。宋代文豪苏轼、王安石和诗人梅尧臣、陆游均有诗文赋泉,其中尤以王安石的《幽谷泉》著名,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丰乐亭院内还复建了依丰亭、醒心亭、来远亭、满汉碑亭等。近期将恢复阳明书院、祥云阁等建筑。

4.清流关

清流关位于风景区西部,雄居于天然屏障关山中段山口,初建于南唐。据史载,原关洞呈拱形,(深约35米、宽4.2米),由巨砖块石垒砌,关楼巍然其上。东西门额上分别有“金陵锁钥”和“古清流关”大字题额。

清流关地处险要,南望长江北控江淮丘陵,峭壁削立,峰高谷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受周世宗之命攻打南唐,首战攻取清流关,破南唐李景15万兵马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外。元末朱元璋兵进滁州,首先也是“率渡清流”灭张士诚继北上灭元。李自成、张献忠与明军也曾激战于清流关、珠龙桥一带,史有“河水为赤”的记载。

关隘周围方圆百里就是古战场。

关下古驿道曾在明崇祯元年(1628)整修,此处历代均为交通要驿,是自南京经滁州出清流关再经河南到咸阳,亦是经江苏通往山东、河北再到北京的官道,古人称之为“九省通衢”。据记载,关山两麓,东八西七、上下7.5公里,各有一条街道,街上设有店铺枋栈。现存约2公里长的古驿道上,宽约4-5厘米,深约3厘米的古代车辙犹存。

关口古驿道东侧原有关帝庙、元君殿等古建,山坡上有中军帐、练兵场等。清流关屡兴屡废,现存半壁关洞及寺殿墙基、中军帐基、旗杆基座等。

5.普贤庵

关山向西南方绵亘即为花山。花山为古滁州十二景之一,曰“花山簇锦”。花山北麓有普贤庵旧址,庵前有“冻骨泉”,其泉晶莹碧透,涌流如旧,夏日水凉砭骨,寒可为霜。现守林人置食柜于泉上,作为冷藏,观者无不叹奇。

庵之周竹岭回环,白鹭鸟在竹林筑巢繁衍,每当夕阳西下,归巢白鹭铺天而降,可谓大自然的又一奇观。故此处又称白鹭洲。

6.同乐园

同乐园位于醉翁亭西,取《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之句意得名,分东西两院,动静相宜;动以歌舞、琴乐,静以观棋、书画。两院以亭廊相连,置以山石,欧公馆内塑有欧阳修塑像和全面介绍欧阳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画,充分展示了欧阳修的人生的精彩片断,庭廊两侧镶刻了苏唐卿、苏轼、赵孟兆页、董其昌、祝枝山、文征明等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廊外崖壁上刻有苏轼书写的《醉翁操》和当代大书法家萧娴、沈鹏、朱穆之、范曾等人书法作品,置身其中,令人叹为观止。

园中展室中还集中展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朱、乔石、温家宝视察琅琊山的精彩瞬间,除此之外还展出了“水稻之父”袁隆平、“航天英雄”杨立伟、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等游览琅琊山的照片。

    7.深秀湖

    深秀湖取自《醉翁亭记》中“望之蔚然而深秀”而得名。湖水源自琅琊溪,清澈透底。九曲桥、湖心亭、玉带桥与四周山色相映,湖畔还有蔚然亭、水榭、清风明月楼等,湖边泛舟垂钓,其乐无穷。

    8.野芳园

野芳园为苏州园林风格,亭堂飞檐翘角,色彩淡雅和谐. 园外峰峦叠翠,园内亭、台、轩、廊、小桥、假山曲径相通,景色宜人。碑廊中陈列了自唐代以来与琅琊山、醉翁亭文化有关的珍贵诗文,由书法家书写镶刻于此,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著名书法家沈鹏、萧娴、陈大羽、赖少其、范曾、旅美书画家李山及原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孙科、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书法作品。步入野芳园不仅可以欣赏琅琊园林美景,更是游人了解琅琊山、研究琅琊山的好去处。

9.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琅琊山顶峰,有会峰阁,古碧霞宫等建筑群。登天门可远眺长江如带、钟山似螺,瞰群峰汇聚,似潮奔涌。这里曾出现过“千古奇观”----“海市蜃山”

10.凤凰湖

琅琊山之东的凤凰山和鸡爪山下的凤凰湖、余家湖,湖面如镜,背靠青山如屏,地势平缓开阔。鸡爪山顶有旷览亭遗址。登高远眺,纵目无障,令人心旷神怡。

鸡爪山上的重熙洞,据史载崇祯丙子年(1636年)民避寇于此,曾救万众之数。洞内有钟乳石、狮吼峰等,绝妙无比。“重熙洞天”为古滁州十二景之一。

琅琊山景色秀丽,文化渊源久远,历代无数文豪墨客、达官显贵为她赋诗题咏、挥毫泼墨,留下了大量不朽的文化遗产。风景区内名胜古迹遍布,古刹、名亭、古关隘、古驿道无一不是祖国文化长卷中珍贵的一页。摩崖碑刻及碑刻有300余块,上至唐代,下至民国,可谓“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从体例上看,篆、隶、楷、行、草五体俱全,还有满汉两文同书;从作者范围看,既有名人雅士的墨宝也有普通儒、僧的民间书法;从区域上讲,既有南方法贴风采,又有北方碑刻风趣,可谓汇历代、集南北、溶雅俗于此,为研究文史和书法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二、琅琊山自然资源

琅琊山风景区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主景区最高峰小丰山,海拔317.5米。景区内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有植物、动物、水体等。

1.植物资源

琅琊山地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北部边缘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南端,是南北植被类型的过渡地带。因此,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植物有132科;植物类中药140科,号称“天然药圃”,其中滁菊、明党参等最为出名。珍贵树木如琅琊榆、醉翁榆是琅琊山的特有树种,其主干高大挺拔(大者高30米,胸径100厘米),屹立于景点周围,蔚为壮观。该风景区林地植被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针叶林和阔叶林相互交错呈块状、带状混交体系。醉翁亭、琅琊寺一带连绵数公里分布有天然次生林,是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石灰岩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混交的树种繁多,各具特色,有很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主要景区森林覆盖率在85%以上。

琅琊山主要植物有:青檀、榉树、黄檀、五角枫、三角枫、黄连木、黑弹树、化香树、麻栎、无患子、栾树、榔榆、另外还有铜钱树、牛鼻栓、一叶、老鸦刺、竹叶椒、木半夏、胡秃子、紫竹、刚竹、枣树、臭椿、山槐、构树、小山楂、馒头果及1958年成立琅琊山林场后人工栽植的侧柏、杉木、水杉、马尾松、黑松等,除此之外,山中还分布着大面积的竹林。

琅琊山中药材品种众多。据1985年中药资源普查材料统计:琅琊山境内共有各种中药材2241037种,其中植物类140803种;动物类82232种;矿产类2种。这些药材不仅为琅琊山自然环境增添秀丽,而且又是防治疾病、繁荣经济的宝贵财富。

滁州中药材早在北宋时已载入文献,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对滁州药材有记述,明清出版的各类药材本草书籍,对滁州中药材亦有好评。由于琅琊山山清水秀,环境很少污染,药物又久经历史的验证,因此滁州药材品种纯正,质地优良,琅琊山被誉为“天然药圃”。

琅琊山南天门景区碧霞宫内还存放着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河南开封同知石玺与滁州数十位官员、乡贤在南天门植树造林后所写下的《琅琊山植木记》。这也是中国古代植树造林碑记的精品之作。

2.动物资源

据史载,琅琊山一带早在西晋以前就是峰峦叠翠、古木参天、虎熊出没的天然林区,直到明清,仍有虎出没其间,据《滁州志》载,“康熙七年五月十五日虎进东城伤人”,只因后来屡遭兵燹,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逐渐绝迹。现在主要动物有獐、狸猫、狐狸、狗獾、狼等。珍禽益鸟仍然很多,据初步查明,琅琊山目前拥有鸟类162种,其中候鸟约有54种,白肩雕属于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黑枕黄鹂、杜鹃、寿带、灰喜鹊、柳莺、金腰燕、伯劳等都是安徽省著名益鸟。琅琊山上具有生态、经济、科研、观赏价值的鸟类还有:绿头鸭、绿翅鸭、苍鹭、池鹭、大白鹭、中白鹭、夜鹭、牛背鹭、环颈雉、鹰、鹞等。

3.水资源情况

琅琊山内山涧沟谷常有地下水出露,约有泉眼60余处。著名的有让泉、濯缨泉、紫薇泉、双泉绝顶、冻骨泉等,形成淙淙溪流10余条,终年不竭,冬天也很少封冻。著名的溪涧有琅琊溪和玻璃沼等。多雨季节时,泉涌量骤增,加上地表径流汇为一体,大小瀑布多处可见,最大落差可达5米。摩陀岭下的琅琊洞,偶遇连降暴雨,洞口涌水如柱,流量最大时约1立方米/秒。周围一片白雾茫茫,山石随水流急转而下,景色十分壮观。

琅琊山区内由于地势高,植被好,来自市区的大气污染和酸雨对本区均未构成影响。为了充分利用琅琊山区的自然水源,建国后在琅琊山中兴建了七座水库,这七座水库是:

.西涧湖---位于琅琊山西北部,建于1958年,库坝长约2.1公里,库容量为8525万立方米,水库设两座节制闸和两处溢洪道,可灌溉下游农田17.8万亩,水库旁设有自来水厂,保证滁城人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红花湖---位于琅琊山南部,始建于1966年冬,库容量为1020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1.67万亩。

.凤凰湖---位于凤凰山脚下,建于1952年冬,库坝高14.1米,库容量为98.5万立方米,可调节小气候,为森林防火提供水源支持。

.黑洼湖---位于琅琊山林场内黑洼村,1959年建成,库坝高12米,坝长200米,库容量为71万立方米。

.余洼水库---位于琅琊山林场内涂洼村,建于1958年冬,坝高8.6米,库容量为67万立方米。

⑹、深秀湖---位于“峰回路转”至琅琊寺途中左侧,蔚然亭南。建于1958年,储水量约5万立方米。

.军民水库---位于大龙山脚下,1958年军民共建,故得名。库容量为69万立方米。

琅琊山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丰富,无论您白天还是晚上,春夏还是秋冬,游览琅琊山均能得到无穷无尽地享受。正如北宋大文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言:“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