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 > 人文历史
云观滁博之古代兵器面面观(二)——铜戈
来源:滁州市博物馆作者:沈韬
发布时间:2024-02-28 08:40:02
【字体:

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盛行于中国商朝至战国时期,流行于商朝至汉朝。商周时期凡与战争有关的象形文字常绘有戈的图像。


商铜戈•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铜戈最初受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的启发而产生,原为长柄,后因作战需要和使用方式不同,戈便分为长、中、短3种。商代已经有了铜戈,直到秦代作战时仍用戈。《诗经·秦风·无衣》中就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的诗句,充分反映了铜戈在先秦时代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商铜戈•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了距今3500年的青铜戈制品。商朝青铜戈的使用已极普遍。为了使戈头和柲结合得更牢固,克服在战斗中易于脱落的缺点,出现了三种不同装柲方式的戈头,即銎内、曲内和直内的戈头。由于直内的戈头,援和内之间有阑,并增加了胡,与柲结合得最牢固,因此得到发展;而另两种不如直内戈头牢靠,商朝以后被淘汰。

西周时期的青铜戈头,基本上沿袭商朝传统,但都是直内式样的。为加强其勾击效能,戈头与柲由垂直相交,逐渐加大角度,改成大于90°的钝角。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还流行一种尖锋呈等边三角形的带胡青铜戈头。以后由于青铜戟的使用日渐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斗兵器之一。

汉代仍用铜戈作为长兵器。汉代的铜戈,形体较大,援与内均向上扬起,而且援、内胡上均带刺,是战国晚期的延续和发展,这种戈的造型像雄鸣昂首的翘尾、引颈长鸣状,通称鸡鸣戟或雄戟。


汉铜戈·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铜戈的主要组成部分:援,平出的刀刃,用以钩啄敌人; 胡,直下部分,有孔用来穿绳绑缚在柄上; 内,援后短柄,用来穿入长木柄,中端也有孔穿绳绑缚在长木柄的上端,使戈体坚牢地附着柄而不左右移动;柲(bì),器具柄,多为竹、木制成,取材要求坚实,且纹理较直,此外也有金属材料的柄,制成后的柄由底端向器具顶端方向渐细;鐏(zūn),装于柲末端的部件,多以铜、铁制成,呈圆锥形,末端或尖锐或平整,使器具平稳立置;骹(qiāo),兵器与柄连接的孔,外表较为平直,下粗上细,与脊相通,内中空用以插柲,两侧常有环纽,以便将其更牢固地绑缚在柲上防止战斗时脱落。

戈按效用分为勾或啄。钩敌人身体致其死,或钩近后用短兵砍毙,为勾兵;从上啄下入人头,或从旁横啄入人腰,为啄兵。戈作为兵器,在欧洲及亚洲西北部及南部各种古民族之间,均未发现有完全同形者,可以说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兵器。但南北朝以后,其工艺逐渐失传,直到宋代黄伯思作《铜戈辨》,详细描述了援、胡、内的作用。人们才得以了解戈为打击型兵器而非刺杀型兵器。


汉铜戈·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现代汉字中“武”、“战”、“戎”等字均从戈,即渊源于此。戈和干(盾)作为先秦时期士兵的标准装备,因此“干戈”一词就成为战争的代名词。随着兵器铸造技术的发展和战争方式的演变,戈被淘汰出战场,后来逐渐成为仪仗兵器。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