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这些诗句都形象地表现了科举制度下学子们金榜题名后喜悦的心情。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在唐代,新科进士,身衣锦袍,打马游街,曲江赐宴,雁塔题名,而状元则走在第一,最为风光,成为状元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荣誉。
明清时期,状元及第铜镜极为流行,表现了人们渴望高中状元的心理,这是科举文化对古代社会巨大影响的强有力例证。
明 状元及第镜·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滁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面“状元及第镜”,镜形为圆形,直径10.8厘米,缘厚0.43厘米,圆钮,钮顶平,钮四周各置一方框,框内铭“状元及第”四字,外环一周凸弦纹。
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进士”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是指学子中学有所成的优秀者,是可以进用任职享受爵禄的士人。状元及第,即考中状元高居榜首,这在科举制下的古代社会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状”,取自“投状”,“元”即为第一,居首之意。唐朝时规定,各州贡送到京城的举子,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和本人的出身履历等亲状,统称为“投状”,也就是报名。考试合格后,礼部又要将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及成绩一起报呈给皇帝,称为奏状,排在最前面的就是状头。但当时只分甲乙等,无状元之名,到武则天首创殿试之例,这才开始把按成绩排在最前面的称状头或状元,“状元之名,盖自此始”。
称状元为进士第一人虽始于唐代,但这还只是个俗称,是士大夫和民间流行的通俗称谓,文人学士也偶尔用之,并不是朝廷的名文规定,在金榜和进士题名碑上,只称“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直至明朝,明确规定“状元”是殿试一甲第一名的专称,据《明史》记载“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自此,状元、榜眼、探花之名才有了正式的名份。清朝承袭明制,状元即一甲第一人,此称谓至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前,相沿不改。
如今科举制度早已废除,状元也己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状元的称号却并未因此而消失,俗语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们把那些各行各业中表现优秀的人称为状元,由此可见状元文化在中国影响之深远。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