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三字经》中的这句话讲的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五子登科。《宋史·窦仪传》中记载,窦禹钧教子有方,儿子们也勤勉饱读,五个儿子窦仪、窦俨等相继及第。科举时代考上进士叫登科,一家五个儿子都得中进士,就叫“五子登科”。“五子登科”是中国传统的祝颂词,后又演化为“教五子”、“五子夺魁”、“五子高升”等意义相近的吉语。
“五子登科”吉语在明清时期的应用尤为普遍,在各类工艺品如陶瓷、织物、年画中均有所见,也常作为铭文被镌刻在铜镜上,滁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五子登科镜便颇为典型。
明 五子登科镜·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此镜为圆形,直径16厘米,缘厚0.7厘米,圆钮,钮外饰一周瑞兽纹,其外四周各置一方框,框内铭“五子登科”四字,间饰有展翅飞翔的鸿雁图案,外置一圈凸棱。
明清时期科举繁盛,科举考试是当时士民阶层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五子登科吉语的盛传正与当时的政治思想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朱元璋诏曰“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故有明一代“非进士不入翰林”,而“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及至清代,其沿明制,科举益盛。这使得当时的读书人埋首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时文之中,希冀能够一举成名,从而跻身官场,功成名就。子孙前途历来为人们所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五子登科吉语寄托了人们金榜题名的理想,又可作为仕宦道路上的鞭策,因而得以广为流传。
五子登科镜中还常饰有展翅飞翔的鸿雁和曳车送子的麒麟等图案,高飞的鸿雁羽翼丰满,正在振翅翱翔,表达着人们对子孙后代前途广大的美好祈愿。关于鸿雁还有着“雁塔题名”的典故,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后,会前往慈恩寺大雁塔内题名,雁塔题名即成为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在进士中第后挥毫写下此句,意思是在所有中进士的十七人中自己是最年轻的,其喜悦和得意之情跃然纸上。
科举制度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了,但五子登科吉语却流传了下来,且演化出了新的含义。例如在足球比赛中,一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进了五个球就被叫作五子登科,一般来说能够进三球就已经很困难了,五子登科是多年难得一遇的,如此看来,这句吉语的活化运用颇有趣味且贴切。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