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 > 人文历史
云观滁博之如“漆”而至
来源:滁州市博物馆作者:滁州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2-06 10:38:44
【字体:

“漆”字是中国象形字,由漆树上割八字形流出生漆之意。华夏先民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漆的性能并用之制作和装饰器物的一群人。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惊奇地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生漆,古人叫大漆)涂在木制器物表面,就能带给它们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漆器,就这样诞生了!


汉代漆器·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汉代是我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漆器工艺高超,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漆器的种类丰富多样,从钫、樽、盂等饮食器皿到奁、盒等化妆用具,再到几案、屏风等家具。漆器比青铜器更加轻巧方便,受到汉代统治阶级的喜爱,他们不惜将大量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漆器制作中,推动了漆器制作工艺的全方位进步。

滁州市博物馆馆藏有51/套汉代漆器,种类丰富,包括杯、盘、盒、篦、奁。其中漆耳杯的数量最多,共有35件,其他的漆盘8件,漆盒5件,漆篦2件,漆奁1件。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欣赏其中的4件。


汉紵(zhù)麻胎云气纹漆篦(bì)

云气纹是云纹的一种,是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装饰纹样。云气纹在汉代的流行,与它简约灵动又多变百搭不无关系,常常和一些神人神兽、花草植物灵活组合,形成新的纹样,比如凤鸟云气纹、茱萸云气纹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有着强烈的指日高升和吉祥如意的寓意,是秦汉时期祥瑞文化的缩影。


汉紵麻胎云气纹漆篦·滁州市博物馆藏

随着天人感应、神仙崇拜之风的盛行,汉代人开始狂热地思考着生死问题,也为成仙的念头所日夜困扰。云气纹以灵动飘逸的造型,表达了生命精神的永无止息和自然气象的变化万千。


汉银扣柿蒂纹漆奁(lián )


汉银扣柿蒂纹漆奁·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柿蒂纹

柿蒂纹是兴起于战国,流行于汉代的一种装饰纹样,也被称作四叶纹、花叶纹、扁叶形纹、花苞纹、四瓣花纹、花瓣纹、莲瓣纹、花朵纹。多雕在有盖的器皿上或用于伞盖、漆奁盖、铜镜和其他青铜器上,也见于汉代墓室天井上、墓门上,是汉代常用的装饰图案。

柿蒂纹设计形象美观、大方、装饰性很强、线条简单明快。柿蒂厚实,形态美观,一生与果相生相伴。将之设计成纹饰表达了希望家族、部落、国家人丁兴旺、传承祥瑞的美好愿望。


扣器工艺

《说文解字·金部》中说:“扣,金饰器口。”所谓扣器就是用金玉等镶嵌的器物。扣器可以分为三种:金扣、银扣和铜扣。黄金扣器只有皇家享用。汉代郞卫宏在《汉旧仪》中说,“太官尚食,用黄金扣器。”


汉银扣柿蒂纹漆奁·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滁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漆奁用的是银扣工艺,推测主人是一位王公贵族。与银扣配套使用的往往是银箍。在这套银扣漆碗的中间部位,就有一道银箍,套在漆碗上使它更加结实。漆奁就是古代有钱人家使用的梳妆盒。

 

汉紵麻胎针刻红褐漆耳杯、汉内红外黑针刻漆方盒


汉紵麻胎针刻红褐漆耳杯·滁州博物馆馆藏

针刻,亦称“锥画”,是一种以针尖在已髹(xiū)漆的夹纻胎器物上刺刻纹样的装饰手法。刻工精湛,线条细若游丝,且流畅清晰,层次分明。针刻技术以针代笔,在漆器上绘画。这项漆艺技术在中国漆艺发展史上曾留下二千多年的空白,后经无数次实验,才最终发现针刻技术必须在漆器制作过程中的漆灰里用极细的针刻入,方可完成。


汉内红外黑针刻漆方盒·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