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展览 > 藏品鉴赏
云观滁博之破解鬲的密码(一)
来源:滁州市博物馆作者:沈韬
发布时间:2020-08-03 17:09:49
【字体:

从今天开始,云观滁博会开启一个新的系列——破解鬲的密码。下图展示的就是滁州博物馆馆藏的周代青铜窃曲纹鬲。口径17.7厘米,腹围56.8厘米,高17厘米。

 

“鬲”,这个字读作“li(四声)”,是上古时代的一种炊具,曾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两三千年,鬲对于我国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以其为主要标志的鬲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鬲的历史起源

鬲最早出现在距今约四千八百多年前,那时的鬲是陶器。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制陶技术后,先制造出了小口、突腹、偏上有双耳的尖底陶瓶,用来取水,但它不能煮水,也无法放置平稳,于是人们便将三个尖底瓶捏在一起制成了鬲。

 

(甘肃博物馆馆藏辛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鬲)

鬲的三个腹足站立很稳,里面可以贮水,底下架上干柴可以煮水,非常实用,所以就逐渐代替了原来的尖底瓶,成为先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器具。

二、鬲的发展演变

1、鬲的陶器时代

陶鬲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当时陶鬲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加工与成形、装饰、烧成等几个步骤。陶鬲所用的原料陶土是经过一定选择和简单加工的红土、沉积土、黑土等。为了增强陶鬲的耐热急变性能,以免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裂变,先民们还在陶土中加入沙粒、稻草末、稻壳、蚌壳之类的东西。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的陶鬲)

这一时期,陶鬲主要是手制成形。手制的方法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捏塑法,一般小型陶器多用此法成形,因此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器型也不太规整;二是泥条盘筑法,先将块泥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层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器形。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更为先进的轮制法,即在盘筑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制陶机制,借助于“陶车”对陶坯进行修壁,做圆周远动。将陶坯置于工作台面的中心,推动台面旋转,便可以用手或工具对器形进行修整。

为了增加陶鬲的美观,在未烧之前,对表面进行修饰加工,如器表磨光,加饰陶衣,再就是加上纹饰。陶器表面的纹饰不仅有加固陶坯和增添美观的效果,而且不同种类的纹饰往往成为某一文化的特征。制作纹饰的方法一般包括压印、拍印、刻划、彩绘、附加堆纹。

 

(齐家文化遗址出土彩绘陶鬲)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