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博·活动|二十四节气之霜降——“霜染秋华·柿柿如意”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去冬来的转折。此时天气渐寒,初霜始现,草木摇落,万物收藏,民间素有赏菊、登高、吃柿子、进补等习俗。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感知节气更迭与秋收冬藏之美,10月19日上午,滁州市博物馆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之霜降——“霜染秋华·柿柿如意”活动。
活动现场,讲解员向孩子们介绍了霜降节气的由来、气候特征及民间习俗,生动讲述了“霜染层林、菊黄柿红”的深秋景致。随后讲解了霜降时节“赏菊”、“吃柿子”等习俗的文化寓意——菊花象征高洁坚韧,柿子寓意“事事如意”,一抹暖红,一缕秋香,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向往。
在“柿柿如意”挂件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缝制、填充、装饰,将一块块皮革布变成一个个饱满可爱的小柿子挂件。一针一线间,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把秋日的祝福与温暖“缝”进了作品里。
本次活动融合节气知识、民俗讲解与手工实践,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霜降文化的理解,更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传统节气与生活之美,进一步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