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滁博·云观滁博|汉乳钉纹玉剑璏
来源:滁州市博物馆作者:沈韬
发布时间:2025-06-25 14:57:26
【字体:

玉剑璏属玉剑饰的一种,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连结腰间的器物。早期玉剑饰主要作帝王贵族标榜尊贵地位和赏赐馈赠之用。如《说苑·反质篇》所载:“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汉书·匈奴传》亦记之:“单于朝,天子赐以玉具剑。”

玉剑璏滥觞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时期,在两汉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衰落。自宋以降,尤以明清为甚,由于好古之风盛行,又开始出现大量仿古玉剑璏。


汉乳钉纹玉剑璏·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汉代是玉剑璏发展的极盛时期,此期制作用料考究,造型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或简洁自然、粗犷苍劲,或精准规矩、圆润婉转,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其发现数量之多,器形纹饰之丰富,制作之精美为各代玉剑璏之冠,古代玉剑璏的形制至汉代基本定型。汉代玉剑璏按照形制可分为长檐式、出廓式、短檐式、无檐式、单檐式五种类型。

一是长檐璏,剑璏两端出檐,且皆作弧收。剑璏器形修长,一般在10厘米左右。表面纹饰主要为高浮雕螭虎纹、子母螭纹,浅浮雕勾连谷纹、兽面勾连云纹等。少数有浅浮雕螭虎纹、夔龙纹、阴刻谷纹、云纹等。浅浮雕者通常在器表边缘以勾彻法剔地起边雕出边框,其边沿十分犀利。


汉乳钉纹玉剑璏·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二是出廓璏,即剑璏表面高浮雕图案部分跳出边框。剑璏两端出檐,两檐长度没有明显差别,璏面中部拱起,呈桥形。呈扁管状,两端不出檐。剑璏仅一端出檐。此样式与东周单檐璏造型相近,但更加程序化且宽度更大。

汉代玉剑璏中,长檐璏最为常见,是比较成熟的主流式样,为此后历代玉剑璏造型的母本。出廓璏是长檐璏在造型上的发展革新,短檐璏很可能是由无檐璏发展演变而成的,短檐璏、无檐璏、单檐璏受东周形制风格影响较大。汉代玉剑璏相较东周时期,两檐长度增加,整体造型趋于细长,孔洞上壁多厚于下壁。器表之纹饰较开始大量增多,主要为螭虎纹、兽面勾连云纹、谷纹、蒲纹、弦纹、乳钉纹等,其中螭虎纹多以高浮雕、镂雕形式出现,而其他纹饰多为浅浮雕。


汉乳钉纹玉剑璏·滁州市博物馆馆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剑璏制作的低潮期,出土和传世者甚少,玉剑璏的形制、工艺等方面仍然具有汉代的遗风,但是数量和质量都远逊于汉代。宋代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加之金石学的兴起,人们对古董十分重视,社会上仿古之风盛行。玉剑璏由于其易于佩玩的形制特点,开始被大量仿制,其逐渐和四件一组的玉具剑脱离,不再用于佩剑装饰而单独演变成为一种专供赏玩的玉器,开始被称作“文带”或“昭文带”。元明清时期的玉剑璏数量很多,也多是仿古品,形制与宋代基本相近,但整体水平尚不及。明清两代玉剑璏多以白玉、青白玉制成,雕工较细致,但精美有余,古典质朴之味不足。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