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云观滁博之龙兴寺
来源:滁州市博物馆作者:滁州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10-09 16:08:08
【字体:

龙兴寺大门

龙兴寺,也叫“大龙兴寺”,坐落于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南麓,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该寺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的於皇寺,后改称皇觉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该寺被郭子兴的起义军焚毁,成为废墟。

朱元璋十七岁时出家为僧,在於皇寺待了四年,还俗后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逐渐成为领袖,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了明朝。他始终没有忘记於皇寺,希望把它重建起来,只是担忧劳民伤财。罢建中都城拆除宫室后,有了材料,朱元璋就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召见原寺僧善祀,商议重建於皇寺的事宜。由于原来的寺址距离明皇陵较近,因此移到了现在的地址。寺成之后,朱元璋赐名“大龙兴寺”,任命善祀为主持,用以纪念发祥之地,也借此表达衣锦还乡之意。

正统五年(1440年),龙兴寺被大火焚毁,天顺三年(1459年),明英宗下令拆掉中都城中书省衙门500多间房屋,依原样重建龙兴寺,后来龙兴寺又屡毁屡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寺院再次重建,并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延请金陵宝华寺寺僧携雯出任主持。同治八年(1869年)募款修建了观音堂、客堂、佛堂。光绪二年(1876年),捐修了三宝殿;光绪五年(1879年)又筹资添修了明太祖殿、禅堂、三宝殿券廊、东西廊房;光绪八年(1882年),在大殿后山腰盖了正、侧厅、钟亭等。至此,规模虽远非昔比,却也巍然壮观。

明太祖殿

清末民初,战火频仍,加上年久失修,龙兴寺破旧不堪。康有为到寺游览,感慨不已,曾作《题朱元璋画像》诗:“坏寺颓垣照夕阳,铜锅石碣甚荒凉。龙颜龙准开皇业,终尽僧房劫可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1959年拨款修缮龙兴寺,基本保持了光绪年间的规模。“文革”期间,龙兴寺遭遇劫难,观音像、佛像遭到破坏,朱元璋画像、铸像及众多题刻、碑刻、字画散落丢失,主体建筑被其他单位改建,面目全非。

1981年9月8日,龙兴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6月,凤阳县政府决定,将龙兴寺交还给宗教部门和僧人管理,并筹资予以修缮。到1996年年底,先后复建了明太祖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经楼、念佛堂、禅堂、寮房等200多间建筑,建筑面积达691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31米,进深22米,高21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堪称安徽寺庙之冠。



版权所有:滁州市博物馆 地址:滁州市龙蟠大道99号 电话:0550—3038962
技术支持:滁州中天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0302000314号 皖ICP备140015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