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博物馆的“二十四节气线上宣教活动”自从开展以来受到了各界的好评,以轻松娱乐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了传统文化,此次由宣教部的叶老师介绍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带大家告别春日煦风,拥入夏日灿阳。
首先由叶老师教大家画一个应景的简笔画开始吧
节气介绍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夏是大的意思,是说万物至此皆长大,这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季节。人们就要进入紧张的夏忙季节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采用的是“定气法”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当太阳黄经达45°时为立夏节点。
立夏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夏季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民俗活动
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症状,患者多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子尤易疰夏。人们认为立夏吃蛋是可以保证孩子不得疰夏,演变到后来人们逐渐将立夏蛋娱乐了起来,形成了立夏斗蛋的习俗。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
文学记载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在夏天挥洒汗水才能在秋天收获果实。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校到现在才能陆续复课,但是停课不能停学,不管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努力,我们大家都要与时俱进不负韶华!
